藏海书院 > 穿越小说 > 孤才不要做太子 > 第三百八十章 商律第一条
  不只是商贾们,就连房玄龄等人也震惊不已。

  商人也参与其中的律法修订?这,这分明是胡闹嘛!律法之圣洁,岂能让商人这样的卑贱者沾染?

  不只是房玄龄,温彦博也变了脸色,这样的事情别说闻所未闻,就是开放律法的制定给商人,不是降低了朝廷的威信吗?律法,本来就应该是朝廷指定给万民的行为规范,如此一来,律法的威严性何在?

  两个人才要起身,却都被一只手按了回去。

  按住房玄龄的是戴胄,戴胄本来就是黑脸,如此一用力,再加上严肃的表情,就连房玄龄也不由得放弃了站起来的念头。

  按住温彦博的是魏征,因为两个人没有挨着,魏征出手之下忘记了轻重,肘子还怼了杜如晦一下,让杜如晦苦笑连连。

  “听下去!”

  “太子的用意不一般啊!先听听!”

  听了这两人的话,房玄龄和温彦博只能安静下来。至于杜如晦和长孙无忌,似乎是猜测到了三分一样,虽然惊讶,但不是格外的明显。

  李承乾说完这段话,显然没有继续的意思。底下的商人左顾右盼,都不敢开口说话,生怕坏了规矩。越是这样,就越是焦急,无可奈何之下,众人只能将视线集中到了赵奇的身上。



  坐在皇帝的身边,哪怕刻意把自己的位置朝后面搬了搬,赵奇依旧觉得自己的屁股都要烙熟了。如今得到机会,毫不犹豫的站起身,恭敬的一礼后,才问:“殿下,不知道您说的,可是我等商人,也能参与其中?也能为律条的制定,出谋划策?”

  见赵奇问到了点子上,集中在他身上的视线,才转移开,重新聚集到了平台上。

  看到台下数不清数量、充满期盼之色的眼睛,李承乾点下了头。

  只是这一个动作,底下就接连出现椅子腿儿跟地面摩擦的声音。

  端起茶杯,喝一口润润嗓子,李承乾才继续高声道:“就是这样,律法创造出来,就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,违反了律法的,我们要对他定罪处罚,违反得严重的,甚至要剥夺他的性命。但是不管是定罪处罚还是砍头,究其原因,是因为这个人做的事是错的,不仅是错的,还对大的群体有恶劣的影响。

  曾经有谣言称,如果不按照规定缴纳税款的,会被朝廷杀头。这一点,孤要在这里澄清一下,不会杀头,因为偷税漏税的行为,虽然可耻,但还不到杀头的程度。就算偷税漏税的数额实在巨大,也最多判流放而已。

  之所以说这个,孤是要强调律法的公正性。所谓的公正,就是大多数人都认可的道理。既然商律制定出来,是要用在商业,用在你们身上的,为什么就不能让你们也参与制定呢?既然你们也参与其中了,那就表明,你们也认可其中的条款是公正的,是对的。这样一来,将来你们之中有谁违反了商律之规定,那就是背弃了自己的话。这么一来,就算定罪,也不会有人不服气吧!”

  这一下,用不着赵奇代言,所有的商人几乎都离座而起,振臂高呼:“不会!”

  “如此一来,朝廷制定出来的商律,实际上是朝廷跟你们所有人之间的契约,就像你们做买卖一样,只不过,商律这份契约,却需要你们用行为来履行,没问题吧!”

  “没问题!”

  身在其中,感受到一声声撕裂般的呐喊声,就连李世民也震惊了。他今天之所以白龙鱼服的过来,就是要看看太子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。尽管猜测过很多,但他从没有想过,太子竟然将商律的制定权力,分给了商贾。

  而“契约”之说,固然新鲜,甚至有些幼稚,可是仔细琢磨之下,却发现大有道理啊!让商人自身遵循自己制定下来的律法,这样一来,往后就不再有“不公平”、“朝廷欺压商贾”之类的声音出现。虽然有点梦幻,但是,没准儿,还真的能变成这样!

  商业的发展速度,在放开手脚之后,几乎是井喷一般。毫无疑问,按照太子之前的说法,商业能够取代农业变成国家税收的主要构成,甚至完全取代。变成了国家要害一般存在的商业,如果能从根本上消除后患,哪怕需要放权,但依旧是一个合适的买卖!

  身在商人群体中,李世民也不由自主的用商人的思考模式思考起来。

  只是伸手下压而已,伴随着李承乾的动作,本来乱哄哄的场面,顿时变得安静下来,落针可闻。虽然耳朵清静了,但是李承乾依旧觉得浑身发烫,那是来自商人们火热的视线。

  抄起茶杯喝了一口,李承乾甚至叫人给自己搬来一把椅子,坐了下来。

  在邀请房玄龄等人也上前坐下后,李承乾端着茶杯说:“孤给你们准备了茶水,那就喝,喝多了就去茅厕,今天虽然是商律制定的日子,但是咱们大可不必这么严肃。与其说是商议,倒不如说是集思广益。”

  有了这句话,商人们才匆匆的端起茶杯,好歹是润了润疼痛的嗓子。

  “首先是税率,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。去年,朝廷对天下商税收取的是净利润的一成。没错,就是一成,可就是这样,还是让好多人觉得肉都被割了一刀。别瞅左右,没准儿啊,这么想的人,今天的场内占了不止五成。

  今天孤不打算用太子的身份对你们威严或者如何,只是想用一个大唐人的身份跟你们商议。没错,净利润十取一,对于一些暴利的行业而言。没准儿是之前上缴赋税的百倍,乃至于千倍。诸位既然能够撇下产业到登州来,说明都是一方大掌柜,你们应该清楚,孤说的,是真实的。

  现在,孤不代表皇家,甚至不代表朝廷,而是用‘大唐’的名义问问诸位,朝廷对以往税收漏洞导致的结果既往不咎,一切重归本源。这样的情况下,一些人还在叫屈,就不觉得这些钱财拿在手里烫手?”

  场间,随着李承乾的询问,有不少人低下了头。贞观初期的商业就是这个样子,越是小本经营,利润也就越低,越是寻常的东西,利润也就越低。就拿麦子当例子,粮商看似不可一世,实际上却是利益圈儿中赚的最少的。

  大唐税收按照实物税收取,一斗麦子的直接交易,比方收的是一文钱,那么这一斗麦子如果磨成面粉,还是收一文钱,面粉蒸成馒头,还是一文钱。一项基础的商品,制作成成品的价格越高,利润也就越大。这也就是大唐商家不知道给馒头加个袋子,再装个箱子,再请孙思邈代个言,否则富甲天下的人绝对能靠着钻漏洞而出现。

  没有理会有没有人狡辩,李承乾继续说:“这是之前的商业情况,这一次的商律修订,本来就是为了修补漏洞,为商人谋福利,才是次位的,这个,孤可以敞开天窗跟你们说。一成的净利润,这一条没得商量。

  当然,朝廷收取这些钱,也不是为了自己大鱼大肉的过活。去年朝廷发行国债的事情,你们应该很清楚吧。毫不夸张的说,大唐自武德年以来积蓄的脸面,都要丢光了。朝自己的臣民伸手要钱度过难关,你们难以想象父皇是多么的羞臊。

  但是,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?还不是国库的空虚?不管是从农民手中收取赋税,还是在你们手中收取商税,都是为了大军的开战、受灾地区的救济、官路的修建。孤不否认这些钱中是有一部分供给了皇帝享用,但是,在孤看来,这本来就是应该的。父皇在百战中,助力大唐结束隋末的乱局,不知道是多大的功德。再说,就是去年、前几年,父皇也没有肆意享受,而是将自己的钱都交到了国库,宁可自己啃咸菜,吃糜子,也要担忧江淮的救灾情况。”

  说到这里,李承乾忍不住喝了一口水,不喝不行,不是所有人都能一本正经的说出自己都觉得假的话的。可是不这么说也不行,“天赋皇权”这一条,是当下谁也不能否定的禁区,哪怕皇帝自身都是如此。

  再者,没看到底下的皇帝已经喜笑颜开了?在一众严肃的人里面,皇帝的表情不要太出挑。

  清清嗓子,李承乾继续说:“朝廷收取赋税,就是为了整合起来,供给国用。这一点,想必你们都很清楚。但是,毫无疑问,你们的内心拒绝这个道理,总是觉得付出是自己的利益受损了。今天孤之所以把话说得这么透彻,这么直白,就是想告诉各位。

  真假,从来都是相对而立,不可能混淆到一起。缴税而已,有这么难吗?孤作为太子,可以拍胸脯的对诸位保证,孤名下的产业,从来没有少交过一枚铜板。甚至于,江淮之类的灾难,孤还以自身的身份捐过钱,而不是以太子的身份。

  这个世界上的劫难不外乎天灾人祸而已,我大唐在干掉梁师都以后,才终于算是解除了所有内患。干掉东突厥、吐谷浑、高昌,才在这片土地上呐喊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。你们中,一定有对外经商的吧。想想这些年,外国人对咱们唐人的态度变化,你们觉得,是你们的货物物美价廉,才让他们把钢刀,换成了恭敬?不是吧。

  再对比一下隋末乱世,你们就能明白,能够给你们提供安稳经商环境,让你们赚大钱的,只有大唐。能庇护你们对外经商的时候,能够趾高气昂的对他们指指点点的,还是大唐。孤以大唐人的身份而自傲,愿意尽自身滴水之力,成就大唐如海之广阔,你们呢?”

  “愿意!”

  “我也愿意!”

  “殿下说得对,在下愿意!”

  ....

  不同于之前的整齐划一,这一次的响应,堪称杂乱,甚至好多人的唾沫星子都喷了出来。

  虽然很清楚自己发言稿在这个时代的威力,但是真正看到效果以后,李承乾却还是吓了一跳。不只是他,就连房玄龄等人、场间的皇帝,护卫的将士,都激动万分。

  看着酒楼底下混乱的场面,长孙无忌的胡子都拽掉了。好家伙,只不过是一番讲话而已,这些人嗓子都不要了?端起茶杯,连喝了好几口,长孙无忌才把自己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。

  混乱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,毕竟人再能嘶吼,嗓子也是撑不住的。

  再次示意场内安静以后,李承乾才继续说:“所以,一成的税率,暂定为商税的比例。为什么是暂定呢?因为商税这个东西,就应该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。没准儿,哪年朝廷没有大的开销,就会少收一点,哪年对吐蕃或者突厥开战了,国库吃紧,就要多收一点。当然,这个多收绝对是有度的,孤觉得最高两成是个不错的定义,房相,您觉得呢?”

  我举得?我觉得有用嘛?我要是敢说个“少”字,您楼底下安排的那几个士兵,能顶得住这些商人?现在您都是全场的中心了,我们这些陪衬,说不说话的有什么用?

  虽然眼神幽怨无比,但房玄龄还是深吸一口气,站起来说:“殿下说的有些偏颇,两成够不够,还是未知数。同时,老夫觉得,以后税率的制定,还是一年一次比较好。当然,就算情况紧急,朝廷也不会过分的煎迫商贾,至于定多少合适,到时候,朝廷会像今天一样,召集大量商贾讨论的。”

  说完,房玄龄就灰溜溜的回到了座位上。

  以他的心计,自然看出两成的税率,还是不够保险,太子此举虽然迎合了商贾,却给朝廷设置了障碍,这样不妥。作为宰相,他还是纠正一下比较好。

  面向全场,李承乾高声问道:“诸位觉得这商律的第一条如何?如果没有人有异议,孤可就将它记下来了!”

  寂静无声,哪怕在座的都是各地的大商人,可是在太子和宰相面前,还是说不出反对的话。

  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